一、機械通氣的患者發生氣胸的表現是什么?
答:1、可能無癥狀 2、呼吸困難、疼痛 3、呼吸音降低、高共鳴音,不對稱性胸腔擴大
4、呼衰和氣體交換惡化 5、氣道壓增高和通氣困難 6、因縱隔移位導致心血管系統情況惡化。
二、機械通氣的患者出現氣道高壓報警的原因?如何處理?
答:1、人機對抗:必要時給予鎮靜劑或肌松劑
2、支氣管痙攣:解痙平喘治療如無效,可給予肌松劑,選擇遞減波,吸氣時間延長,采用壓力控制模式
3、氣道分泌物增多:及時翻身叩背,加強氣道濕化及吸痰
4閉鎖肺:因氣道阻力明顯增高,此時呼吸機不能正常運行,可暫時用簡易呼吸氣囊人工控制,待氣道順應性降低后再接呼吸機
5、氣管導管被痰痂阻塞:及時更換導管或根據病情考慮拔管撤機
6、氣管導管位置不合適:應重新固定導管位置
7、呼吸機外接管路及濕化器原因:應定時積水,更換管道,按規定加入適量蒸餾水。
8、呼吸機參數設置不合理:重新設置
9、解除誘發因素:急性左心衰等肺外疾病所引起的患者躁動不安、缺氧等,應及時解除誘發因素。
三、機械通氣患者發生嚴重人機對抗應如何處理?
答:1、脫開呼吸機,吸氧濃度100%,進行手動通氣,直到問題排除
2、檢查氣管插管是否通暢,如堵塞應重新插管
3、檢查是否為氣管插管移位
4、查找并治療患者情況變化的因素,例如:張力性氣胸,疼痛
5、如患者自主呼吸費力,應嗇壓力支持水平或嗇指令通氣的頻率
6、SIMV模式,如果患者的呼吸與指令呼吸不同步而致自主呼吸與指令通氣疊加,可考慮嗇壓力支持通氣模式,并降低指令通氣頻率,或者直接調整為PSV模式。
四、為呼吸機罐加水時的注意事項?
答:1、內放無菌蒸餾水至上下限,注意勿加入生理鹽水,以免氯化鈉結晶析出,沉積粘附于氣管、支氣管壁上,影響氣管、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纖毛運動,不利于痰液排出
2、采用閉路給水系統,保證呼吸機的連續工作性,保持呼吸機回路的密閉性與無菌性,從而減少污染的危險,蒸餾水、輸液器應每日更換。
3、加水時應在旁守候,以免注入過多引起呼吸機管路積水。
五、呼吸如何維護與消毒?
答:呼吸機的維護要做到防熱、防潮、防震、防腐蝕。呼吸機表面、導線和需要消毒的零件絕對避免和強酸、強堿性液體接觸。
呼吸機應定期檢查、通電和校準,備用狀態要用機罩保護,放置呼吸機的場所要清潔整齊。
絕對不允許呼吸機帶故障運行,一旦發現故障要及時排除。
呼吸機的消毒包包括外部清潔消毒和管路消毒。
1、 外部清潔消毒:需用清潔的軟布擦凈外殼,每日1次,必要時用含氯消毒劑浸泡過的軟布
將清潔空氣過濾網從機器中取出,用清水洗凈表面塵埃后,再烘干放回原位。
2、 管路消毒:呼吸機的管道、接著、濕化器、霧化器等均應徹底消毒
要清除管道內痰痂、血液及其他臟物
浸泡消毒必須全部浸入溶液中
消毒完畢地,用滅菌蒸餾水將消毒液沖洗干凈
六、連續使用呼吸機,應注意監測患者哪些?
答:監測:病人皮膚及口唇顏色、呼吸頻率、胸廓運動、心率、血壓、尿量等生命體征,并進行血氣分析和肺部聽診。發現患者或機器異常時應停止呼吸工作,手動通氣,查找原因給予處理。呼吸回路保持松弛,防止氣管插管被拽出。
七、呼吸機使用時,如何調節吸入氧濃度及觸發靈敏度的正常值?
答:吸入氧濃度(FiO2)通常設置為30%~50%,一般以40%左右為宜。觸發靈敏度通常為0~20 cmH2O,越接近0值,靈敏度越高。
八、停用呼吸機的指征?
答:病人全身情況好轉:(1)循環穩定,如膚色紅潤,肢暖;不用升壓藥時血壓、脈率正常,無心律失常發生;末梢紅潤,尿量足等。(2)呼吸平順,自主呼吸強,能保證滿意的通氣,呼吸頻率<25次/min,潮氣量>6mL/kg。(3)病人安靜,無出汗等。
九、長期進行機械通氣產生呼吸道感染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答:(1)人工氣道的建立,如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為感染的門戶;
(2)呼吸道自然防御保護機制減弱,如氣道過濾器失去作用,纖毛活動減退;
(3)氣道加溫、濕化作用降低,痰液等分泌物易聚積,阻塞氣道;
(4)醫源性操作不規范,各類管道、濕化器消毒不嚴,為感染的主要原因;
(5)病人原有疾病,營養不良,機體抵抗力低下等。
十、機械通氣會產生哪些并發癥?
答:(1)通氣過度;(2)通氣不足;(3)循環功能障礙;(4)氣壓損傷;
(5)呼吸道感染;(6)胃腸道脹氣;(7)呼吸機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