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以下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最佳答案。
1、 有關"健康"的描述,正確的是
a、無軀體疾病或不適
b、能正確的評價自己
c、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d、有完好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
e、健康與疾病是對立的,不能相互轉化
1、 d:在所有有關健康的描述的選項中,d是符合who有關健康的描述;a、b、c、三個選項只描述了健康的一個方面;而e選項將健康與疾病割裂、對立起來,不能相互轉化,是不正確的。
2、下列有關"傾聽"這一非語言交流技巧的描述正確的是
a、避免看清對方表情
b、避免護患雙方眼神的接觸
c、患者敘述時,護士可思考問題
d、說話聲音宜大,避免聽不清楚
e、不打斷患者談話,對話題表示感興趣
2、
e:傾聽時應注意不打斷對方的談話,對話題表示出興趣,要有眼神的接觸,以使對方愿意繼續進行溝通,所以選項e是正確的。傾聽的時候還要注意對方的非語言
信息,如對方的表情、身體姿勢等,因此選項a是錯誤的。在傾聽過程中,護士不要思考問題,一定要全神貫注在對方的話題上,傾聽的時候避免大聲說話,以免打
斷對方的話語,除非對方有障礙不清時。
3、不規范的坐姿是
a、頭正、頸直
b、捋平護士服下端
c、雙膝分開腳后收
d、雙手自然放于腿上
e、輕穩地坐于椅面的2/3
3、 c:護士坐下時應雙膝并攏而不是分開,腳稍微后收。
4、在orem的自理模式中,對4個護理學基本概念的闡述,不正確的是
a、個體的健康狀況及自我瞻顧的能力決定其對護理需求的多少
b、護理是克服自理缺陷發生和發展的活動
c、環境是人以外的所有因素,社會希望人能自我管理
d、人是有能力通過學習行為行為來達到自我照顧需要的
e、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完好狀態
4、 e:orem認為健康應包括身體、心理、人際關系和社會等方面的健康,是一個連續的過程。e選項只強調了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還缺少社會適應與人際關系方面的健康,所以是錯誤的。
5、下列有關愛瑞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陳述,正確的是
a、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的順序并不固定,可以顛倒
b、一個人的人格或情感表現是起每個階段發展結果的反映
c、人的一生分為8個發展階段,但并非每個人都要經過這些階段
d、每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均有幾個中心問題或矛盾沖突需要解決
e、在某一發展階段沒有解決的矛盾沖突,可以到下一階段順利解決
5、
b:愛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學說指出所有人在一生中都要經過8個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而且順序固定,不能顛倒,因此選項a、c是錯誤的,每個發展階段均有一
個中心問題或矛盾沖突必須解決,某一發展階段沒有解決的矛盾沖突,是不能到下一階段再去解決的,因此選項d、e是錯誤的,一個人的人格或感情表現可反映其
每一階段的發展結果。如果出現行為異常或人格缺陷,多是由于發展過程中的中心問題沒有得到較好和及時的解決,因此選項b是正確的。
6、傾聽過程中不正確的行為是
a、集中精力
b、肯化時間傾聽
c、注意聽出"弦外音"
d、注意非語言性溝通
e、只關注對方說話時的語音、語速
6、 e:傾聽過程中只關注對方的語言、語速,會使得傾聽者分心,不能了解在交流中對方所傳達的"所有信息".
7、護理診斷的內容是針對病人
a、疾病的種類
b、疾病病理過程
c、疾病的病理變化
d、對健康問題的反應
e、疾病潛在的病理過程
7、 d:根據護理診斷的定義,它是關于個人、家庭、社區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或生命過程中的反應的一種臨床判斷,是護士為達到預期結果選擇護理措施的基礎,這些預期結果是應由護士負責的。d選項是正確的。
8、以下不屬于護理評價內容的是
a、護理診斷是否正確
b、護理目標實現于否
c、修訂診斷目標和措施
d、有無新的健康問題
e、護理目標未實現的原因
8、 c:在評價過程中,a、b、d、e都屬于評價活動的內容;c選項"修訂診斷目標和措施"應屬于下一個護理程序循環計劃活動的內容。
9、對患者的心理社會情況進行評估時,最主要方法是
a、體格檢查
b、交談和觀察
c、心理社會測試
d、閱讀相關資料
e、使用疼痛評估工具
9、 b:在所有的評估收集資料的方法中,交談和觀察較適用于對患者心理社會情況全面的評估。心理社會測試有一定的使用范圍,并且可能只是反應某一方面的情況。
10、病人患病時出現抵抗的行為反應,如多方咨詢、四處求醫等,其心理反應屬于
a、恐懼
b、退化和依賴
c、否認和懷疑
d、羞辱和罪惡感
e、卑微和孤獨感
10、 c:患者到處尋求咨詢,希望能夠聽到他們所想聽到的自己沒有生病的答案,這種心理表現屬于否認和懷疑,因而c是正確的。
11、患者疼痛時可出現的行為反應是
a、面色蒼白或潮紅
b、血壓升高
c、手心出汗
d、食欲不佳
e、哭泣、呻吟
11、 e:疼痛時患者可以出現生理、心理、行為等各方面的反應,在所有五個選項中屬于行為反應,因而e正確。
12、通過分散病人注意力達到解除疼痛并增加病人自我控制能力目的的方法,被稱為
a、心理治療
b、皮膚刺激
c、運動治療
d、松弛術
e、控制術
12、d:松弛術屬于非藥物性止痛方法,其主要是通過分散病人的注意力達到接觸疼痛和焦慮的目的,并能增加病人的自我控制感,因而d正確。
13、白天病區較理想的聲音強度是
a、50~55db
b、60~70 db
c、75~80 db
d、85~90 db
e、35~40 db
13、e:who規定噪聲標準,白天病區理想的聲音強度是35~40db,噪聲強度在50~60 db時能產生相當的干擾,長時間暴露于90 db以上的環境中,能引起頭痛、頭暈、耳鳴、失眠等癥狀。
14、病室濕度為30%時,病人可表現為
a、呼吸道黏膜干燥
b、悶熱、不適
c、頭痛、頭暈、耳鳴、失眠
d、尿液排泄增加
e、多汗、面色潮紅
14、a:病室的濕度在50%~60%為宜,濕度多低,空氣干燥,水分蒸發快,可導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咽痛、口渴等,濕度過高,空氣潮濕,有利于細菌繁殖,同時機體水分蒸發減少,出汗受抑制,病人感悶熱、不適,派尿增加。
15、傳染病人出院后床單位處理正確的是
a、污被服撤下、送洗
b、被褥暴曬6小時
c、床、床旁桌椅用0.5%過氧化酸擦洗
d、臉盆、痰杯用洗滌劑清洗
e、病室通風后即可使用
15、c;傳染病病人直接接觸的物品必須用消毒液進行處理。比如,病床、床旁桌椅用消毒液擦拭;臉盆、痰杯用消毒液浸泡;污被服撤下,卷好并標明"隔離"字樣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床墊、棉胎等物品可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病室通風后,再用紫外線照射60分鐘,方可使用。
16、護士協助病人向平車挪動的正確順序是
a、上身、下身、臀部
b、臀部、上身、下身
c、臀部、下肢、上身
d、上身、臀部、下身
e、下肢、臀部、上身
16、d:采用上身、臀部、下身的挪動順序,有利于病人的安全個對病人的保護。
17、腰椎穿刺后6小時內讓病人采取去枕仰臥位的目的是
a、防止顱內壓增高
b、防止腦缺血
c、防止顱內壓減低
d、預防顱內感染
e、有利于腦部血液循環
17、c:腰椎穿刺后,腦脊液可自穿刺處漏出,造成顱內壓降低、為了防止顱內壓降低,腰椎穿刺后6小時內應讓病人采取去枕仰臥位。
18、促進病人舒適的護理措施不包括
a、了解病人的身心健康
b、盡可能尊重病人的生活方式
c、向新入院病人介紹環境及有關規定
d、營造舒適的環境
e、放寬探視及陪護時間
18、e:該題意在考察促進舒適的措施,滿足病人的身心需要是促進舒適的基本方針,為此可從病人和環境兩方面入手,同時還要兼顧病人個人與醫院整體的協調,故答案為e.
19、失眠的表現不包括
a、入睡困難
b、夢游癥
c、睡眠不深
d、中途覺醒后不易入睡
e、易早醒
19、b:該題意在考察睡眠障礙的區別,夢游癥屬異常睡眠,其他皆為失眠的表現,故答案為b.
20、患者口腔存在真菌感染時,可選用的漱口液為
a、0.02%呋喃西林溶液
b、10%碳酸氫鈉溶液
c、3%碳酸氫鈉溶液
d、朵貝爾氏液
e、0.1%醋酸溶液
20、c:1%~4%碳酸氫鈉溶液用于真菌感染,故選項c正確。選項a為廣譜抗菌溶液,用于清潔口腔,選項b濃度錯誤;選項d可輕微抑菌,消除口臭,用于口臭病人:選項e用于綠膿桿菌病人。
21、預防褥瘡發生最有效的護理措施是
a、受壓部位勤按摩
b、加強營養
c、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d、即使更換受污的被服、床單
e、協助經常更換臥位,防止局部組織長期受壓
21、e:局部組織長期受壓是形成褥瘡最重要的因素,間歇性解除壓力是有效預防褥瘡的關鍵。因襲經常更換臥位,接觸局部持續受壓狀態是最有效措施,故選項e正確。選項a、b、c、d均為正確的護理預防措施,但并不是最主要的。
22、側口溫時將體溫計的水銀端置于
a、舌面
b、舌根部
c、頰部
d、舌下熱窩
e、上腭
22、d:口溫的測量部位是舌下熱窩,故選項d正確。
23、下列有關脈搏測量方法的描述錯誤的選項是
a、護士用示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端按在動脈上,計數1分鐘脈率
b、診脈時,如有異常,再重復測1、2次,以求準確
c、當脈搏細弱數不清時,可用聽診器聽心尖搏動,數1分鐘心率代替診脈
d、如病人心率和脈率不一致時,護士應先測心率,再測脈率,各測1分鐘
e、診脈時,不可用拇指,因拇指小動脈搏動與病人脈搏想混淆
23、d:當病人心率和脈率不一致時,應由兩名護士同時測量,一人測心率,一人測脈率,由測心率的護士計時,測1分鐘。選項a、b、c、e均為正確描述。
24、適用低蛋白飲食的病人是
a、尿毒癥病人
b、肥胖病人
c、腎病綜合征病人
d、糖尿病病人
e、慢性肝炎病人
24、a:低蛋白飲食適合于尿毒癥患者,因為尿毒癥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晚期,腎臟功能極度衰竭,蛋白質的代謝產物
含氨量高,腎臟無法排除,會使腎臟負擔增加,加重疾病進展,肥胖癥患者不需限制蛋白質攝入,而應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腎病綜合征患者每天會從尿液
中丟失大量蛋白質,應攝入高蛋白飲食;糖尿病患者和慢性肝炎患者正常蛋白飲食即可。
25、在插胃管過程中,如病人出現嗆咳和呼吸困難,護士應
a、囑病人深呼吸,緩慢插入
b、停止片刻、待病人恢復后繼續插入
c、立即拔出胃管
d、停止插入,檢查胃管是否誤插入氣管
e、讓病人繼續吞咽配合
25、c:在插胃管過程中患者出現嗆咳和呼吸困難說明胃管誤插入氣管,應立即拔出,以免發生窒息。
26、冷療適宜的時間一般為
a、1~5分鐘
b、5~10分鐘
c、10~30分鐘
d、30~60分鐘
e、1~2小時
26、c:冷療適宜的時間一般為10~30分鐘,不宜過長,局部持續長時間用冷易造成局部細胞代謝障礙。
27、在淺表性炎癥后期用熱的主要目的是
a、減輕組織水腫
b、溶解壞死組織
c、接觸肌肉痙攣
d、降低神經興奮性
e、使血管擴張充血,改善血循環
27、b:淺表性炎癥后期用熱的主要目的是溶解壞死組織。
28、正常成人的尿比重約為
a、1.001~0.005
b、1.005~0.010
c、1.015~1.025
d、1.025~1.030
e、1.030~1.035
28、c:正常成人的尿比重約為1.015~1.025.
29、為防止逆行感染,留置導尿期間導尿管應
a、每日更換一次
b、每周更換兩次
c、每周更換一次
d、每2周更換一次
e、每3周更換一次
29、c:留置導尿期間為防止逆行感染,導尿管應每周更換一次。
30、下列關于糞便性狀異常的描述錯誤的是
a、腸套疊病人糞便呈果醬樣便
b、下消化道出血時糞便呈暗紅色
c、上消化道出血時糞便呈柏油樣便
d、完全性膽道阻塞時糞便呈醬油色
e、直腸狹窄時糞便呈扁條狀或帶狀
30、d:選項a、b、c、e的描述正確,而選項d錯誤,因完全性膽道阻塞時糞便呈陶土色。
31、行保留灌腸時溶液的量不應超過
a、50ml
b、100ml
c、200ml
d、500ml
e、1000ml
31、c;行保留灌腸時溶液的量不應超過200ml.
32、醫院獲得性感染的發生對象不包括
a、病人
b、醫生
c、護士
d、探視者
e、傳染病院周邊的居民
32、e:醫院獲得性感染是指病人、探視者和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呢哦受到的感染,可在醫院內發病或離院不久即發病。因此發生對象不包括傳染病醫院周邊的居民。
33、下列關于紫外線燈消毒空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a、消毒過程中用紗布遮蓋病人雙眼
b、照射時間應不少于一小時
c、燈管不能用乙醇棉球擦拭,以免損壞燈管
d、使用時間超過2000小時的燈管應更換
e、消毒過程中應避免人員走動并開窗通風
33、a;紫外線照射對于人的眼睛和皮膚有害,因此在病室進行紫外線照射時,盡量讓可以活
動的病人離開病室,不能活動的病人應用被子蓋好全身,并用紗布遮蓋眼睛,紫外線空氣消毒時間一般不少于30分鐘,紫外線燈管用乙醇紗布或棉球擦拭以保證其
清潔從而保證良好的消毒效果,使用時間超過1000小時的紫外線的燈管即應更換。消毒過程中應關閉門窗。
34、應放在有色密蓋瓶內的藥物是
a、易氧化的藥物
b、易揮發的藥物
c、易潮解的藥物
d、易燃燒的藥物
e、易風化的藥物
34、a:在藥物的保管原則中,應根據藥物的性質妥善保存,容易氧化和遇光變質的藥物應裝在有色密蓋瓶中;容易揮發、潮解或風化的藥物應裝瓶,蓋緊;容易被熱破壞的藥物應放在冰箱內保存,容易燃燒的藥物應放在遠離明火處,以防意外。
35、下列關于給藥原則的描述,錯誤的一項是
a、對醫囑有任何質疑,均應立即提出
b、給藥前核對,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
c、藥物應現用現配,備好后及時分發
d、為工作方便可適當更改給藥時間
e、用藥期間密切觀察病人的反應
35、d:在給藥原則中,應正確掌握給藥時間,給藥間隔時間對于維持穩定的有效血濃度甚為重要,如不按規定間隔時間用藥,可使血藥濃度發生很大的波動,過高時可發生毒性反應,過低時則無效。
36、下列不屬于超聲霧化吸入法的目的是
a、減輕呼吸道炎癥
b、接觸支氣管痙攣
c、胸部手術后止痛
d、鎮咳、祛痰
e、濕化呼吸道
36、c:超聲霧化吸入法的目的包括治療呼吸道感染、接觸支氣管痙攣改善通氣功能,胸部手術前后用于預防呼吸道感染、濕化呼吸道、減輕咳嗽、稀化痰液幫助祛痰等,而不用于胸部手術后的止痛,通常胸部手術后的止痛采用口服、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途徑。
37、下列關于折射原則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注射前必須洗手、戴口罩
b、選擇安全注射部位,避開局部的神經和血管
c、注射的藥物應按時抽取
d、肌肉注射時如發現回血,應拔出針頭重新進針
e、注射部位皮膚的消毒直徑小于5cm
37、e:在注射原則中,注射部位的消毒以注射點為中心,螺旋式從中心向外涂擦,直徑在5cm以上。
38、肌肉注射時,選用聯線法進行體表定位,起注射區正確的是c、骼前上棘和尾骨聯線的外上1/3處
38、c:肌肉注射時,為了避開坐骨神經,選用聯線法進行體表定位時,其注射區為骼前上棘和尾骨聯線的外上1/3處。
39、頭皮靜脈的特點是
a、外觀呈淺紅色
b、管壁薄易被壓癟
c、易滑動
d、回血時呈沖擊狀
e、推藥吖阻力大
39、b:小兒頭皮動、靜脈的主要區別為:頭皮靜脈外觀呈微藍色,無搏動,管壁薄易被壓癟,不易滑動,血流呈向心性流
動,穿刺后回血緩慢,血液呈暗紅色;頭皮動脈外觀呈正常膚色或淺紅色,有搏動,管壁薄,不易被壓癟,血流呈離心性流動,穿刺后回血呈沖擊狀,推藥時阻力
大,推藥后毛細血管呈樹枝狀突起,顏色蒼白,所以選項a、c、d、e均是頭皮動脈的特點。正確答案為b.
40、輸入下列哪種溶液有助于增加膠體滲透壓,減輕組織水腫
a、5%葡萄糖
b、50%葡萄糖
c、11.2%乳酸鈣
d、脂肪乳注射劑
e、濃縮白蛋白
40、e:輸液時長用的溶液包括晶體溶液、膠體溶液和靜脈高營養液三種,晶體溶液可有效糾正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失
衡,如5%葡萄糖、11.2%乳酸鈉、其中5%的葡萄糖用于補充水分和熱量,50%葡萄糖用于利尿脫水,有助于減輕腦水腫;11.2%乳酸鈉用于糾正酸中
毒,調節酸堿平衡,膠體溶液由于其分子大,在血管中存留時間長,能有效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如右旋糖酐、代血漿、濃縮白蛋白制劑,其中濃縮白蛋白有助于維
持膠體滲透壓,補充蛋白質,減輕組織水腫,脂肪乳注射劑屬靜脈高營養液能供給病人熱能和必要的脂肪酸。所以e選項為正確答案。
41、發生空氣栓塞時,應防止空氣阻塞
a、肺靜脈入口
b、主動脈入口
c、肺動脈入口
d、腹主動脈入口
e、上腔靜脈入口
41、c:空氣進入靜脈后,隨血留經右心房至右心室,如空氣量大,容易阻塞肺動脈口,使血液不能進入肺內,引起嚴重缺氧,甚至死亡。所以應防止空氣栓塞肺動脈入口。c選項為正確答案。
42、以下需用抗凝管采血的是
a、血糖
b、血脂
c、電解質
d、腎功能
e、肝功能
42、a:靜脈血標本可分為血清標本、全血標本和血培養標本。采集全血標本時應先用抗凝管;采集血清標本時應選用干燥試管;血培養標本時則應選用無菌密封試管。血脂、肝功能、腎功能及電解質的測定均需采集血清標本;血糖的測定采集全血標本。所以a選項為正確答案。
43、下列有利于保持尿中化學成分不變,防止細菌污染的防腐劑 是
a、甲醛
b、甲苯
c、濃鹽酸
d、稀鹽酸
e、乙醛
43、b:采集12h或24h尿標本做各種定量檢查時,常加入各種防腐劑,如40%甲醛、甲苯及濃鹽酸。其中甲醛有助于固定尿中有機成分,抑制
細菌生長;甲苯有助于保持尿液的化學成分不變,形成一薄膜覆蓋尿液表面,防止細菌污染;濃鹽酸有助于保持尿液在酸性環境中,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所以b項
為正確答案。
44、作真菌培養的咽拭子標本因個在何處采集
a、雙側腭弓
b、口腔潰瘍面
c、咽部
d、扁桃體
e、舌面
44、b:咽拭子培養標本一般應在兩側腭弓、咽及扁桃體上采集,如做真菌培養則須在口腔的潰瘍面采集。所以b項為正確答案。
45、要求氧濃度達到45%時,應為病人調節氧留量為
a、2l
b、4l
c、6l
d、8l
e、10l
45、c:氧濃度和氧留量的換算法可用公式:吸氧濃度(%)=21+4×氧留量。
46、每次吸痰時間不宜超過15秒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減少患者痛苦
b、減輕氣管黏膜受損
c、防止患者缺氧
d、避免痰液阻塞導管
e、保持導管處于無菌狀態
46、c:每次吸痰時間不宜超過15秒的最主要原因是防止吸痰時間過長造成患者缺氧。
47、洗胃時,依次洗胃液灌入量應不超過
a、100ml
b、200ml
c、300ml
d、400ml
e、500ml
47、e:洗胃時,一般每次灌入洗胃液量300~500ml為宜,如灌入量過多,液體可以從口腔內涌出,有引起窒息的危險,并易導致急性胃擴張,使胃內壓上升,促使毒物進入腸道,增加毒物吸收。突然胃擴張使迷走神經興奮,可引起反射性心跳驟停。
48、瀕死病人最后消失的感覺是
a、視覺
b、嗅覺
c、味覺
d、聽覺
e、觸覺
48、d:瀕死病人最后消失的感覺是聽覺。
49、對醫囑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臨時醫囑一般只執行一次
b、臨時備用醫囑12小時內未執行需注明未用
c、長期醫囑有效期限在24小時以上
d、長期備用醫囑24小時以上未執行須注明未用
e、長期醫囑在醫生注明停止時間后失效
49、d:該題意在考察醫囑處理,長期醫囑及長期備用醫囑均在醫生注明停止時間后才失效,故答案為d.
50、護理質量的檢測指標不包括
a、護理表格書寫合格率
b、急救物品完好率
c、病床周轉率
d、差錯事故發生率
e、陪護率
50、c:該題意在考查護理質量的管理,其關鍵是建立護理質量控制系統,檢測指標應在保證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診療及護
理這一原則上設定。其中包括與護理工作相關的正性事件合格率和負性時間發生率,前者如選項a、b;后者如選項d.另外還包括來自病人方面的評價,如選項
e.故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