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患者的應急預案及程序
【風險預案】
(一)病房接門(急)診電話后,由值班護士通知責任護士備好床單、氧氣、吸痰器、吸痰盤、多參數監護儀,并通知醫生做好準備。
(二)患者入病房后,護理分兩組:一組迅速安置患者,使其頭部抬高15 ~
30°,若昏迷患者應取仰臥位,頭偏向一側,給予氧氣吸入。為患者脫去衣服,做監護。
觀察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體溫、意識、瞠孔,并做好記錄。二組立即建立靜脈通路2~3條,使用套管針,保持點滴通暢,遵醫囑快速滴入脫水、降低
顱內壓及搶救藥等。
(三)及時吸出嘔吐物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暢。有呼吸道阻塞者,將下頜向前托起,必要時,配合醫生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并做好相應護理工作。
(四)若患者出現呼吸不規則、呼吸表淺呈潮式呼吸等,血氧飽和度逐漸降低時,應協助醫生做好氣管插管。
必要時行人工輔助呼吸。
(五)及時擦凈嘔吐物,并注意觀察嘔吐物的性質、顏色及量,做好記錄,有咖啡色嘔吐物時,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遵醫囑給予止血藥和凝血藥。
(六)觀察大、小便情況。大、小便失禁者,及時更換尿布,小便潴留者,給予留置導尿管,每日會陰擦洗2次,保持會陰部清潔。
(七)每15~ 30 min觀察血壓、脈搏、呼吸、神志,瞳孔各1次,直到病情穩定為止,以便及時了解病情變化;昏迷程度加深,說明病情加重,如出現一側瞳孔散大、血壓升高、呼吸、脈搏變慢時,提示腦疝的發生,應做好應急搶救處理。
(八)每4h測量體溫1次。如體溫超過38℃,頭部置冰塊或冰帽,腋下放冰袋,以降低腦代謝和顱內壓。
(九)病情危重者,發病24~ 48 h內禁食,按醫囑靜脈補液,每日2000~2500ml,起病后3日如神志仍不清楚,無嘔吐及胃出血者,可鼻飼流質飲食,并做好口腔護理。注意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準確記錄出人量。
(十)急性期絕對臥床休息,減少不必要的搬動,協助翻身、叩背,肢體置于功能位,做好皮膚護理。
(十一)指導患者保持情緒穩定,按時用藥,控制血壓在理想水平,多食富含纖維素飲食,保持大、小便通暢。
(十二)病情穩定后,協助康復師指導患者進行語言訓練及肢體功能的主動與被動訓練,以促進早日康復。
【程序】
接電話后 → 備齊用物 → 通知醫生 → 安置患者并搶救 → 及時吸出嘔吐物及痰液 → 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 → 做記錄 → 應急搶救 → 心理護理 → 飲食護理 → 健康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