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銀行成立于1933年,是匯豐銀行成員之一,總部設在香港中環德輔道中83號?,是一間以香港及中國大陸業務為重點的商業銀行。它在香港設有82家分行(包括總行、優越及優進理財中心),以及港鐵站辦事處、自助理財中心及自動柜員機等,合共逾210個服務網點,是香港最大的本地注冊上市銀行。
1.恒生的歷史
恒生公司的前身是恒身銀號,在1933年由林炳炎、何善衡、盛春霖、梁植偉、何添幾人在香港創立,當時銀號只做簡易的貨幣況換業務。
香港銀行開戶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大陸富戶紛紛南下,急于把銀元兌成港幣。由于恒生已在中國大陸遍設業務網絡,所以生意滔滔不絕,后來香港淪陷銀號停業,在香港光復后又重新開張。
解放戰爭后,由于香港跟中國大陸的脫離,恒生也開始了業務轉型。1952年12月5日,恒生注冊為香港的私人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港元,實收資本500萬港元,開始了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
1959年10月,恒生將注冊資本增至3,000萬港元,實收資本1,500萬港元左右。1960年2月7日,恒生改組成香港的公共有限公司,正式改名為“恒生銀行”,并在香港上市,它在1965年1月,香港爆發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大型的銀行危機,恒生控股權易手,上海匯豐由此收購了恒生銀行51%的股票,成為實際控股股東,后慢慢股票增至62.14%。
在匯豐作為后盾的情況下,恒生在香港的業務大為擴展,它致力服務中小企業務,堅持專向中小企業埋首為主要方針。在香港60-10年代工業起飛的時刻,中小企普遍缺乏資金擴展,恒生給予財政上的支持,為他們提供信用證及出入口融資服務。
2.恒生在中國
從1981年開始恒和銀行的業務慢慢擴展到中國大陸,1985年它在深圳設立了代表處,1995年在廣州開設了在國內的第一家分行,2002年,在中國內地推出個人網上銀行業務。
后來在2006年,恒生銀行被獲準在內地籌建附屬銀行,也是在這一年,恒生銀行提出了新的公司口號——理財創富,專注為你。同時還推出了品牌振興計劃
2007年,在中國銀監會授權后,恒生銀行 (中國) 有限公司成立,同年 5 月 成立中國大陸附屬銀行,11 月,在九龍灣開設新的香港辦事處。
恒生銀行的全資附屬機構恒生證券與廣東省的廣州證券合作,成立合資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廣州廣證恒生證劵研究所有限公司。它還與深圳市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內地首家外資控股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3.在恒生開戶所需資料
1).董事的身份證明文件
2).商業登記正本
3).注冊證書正本
4).公司章程正本
5).會議記錄正本
6).會計師簽署的開戶檔
7).存入新戶頭的現金
8).銀行會開出的資信證明正本
恒生被譽為香港領先的本地銀行,現時服務超過350 萬名客戶。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內地近20個主要城市設有46個網點,為不斷增長的有跨境理財需要的客戶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