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心得
一條狹長的走廊連著十幾間病房,幾十張病床這就是我們護士的空間,測體溫,量血壓,數脈搏,發藥打針……,這些就是護士的工作,在這狹小的天地里,看著一張張痛苦的面容,聽著不斷的呻吟,進行著繁雜而又單調的工作,往往使人有種司空見慣的感覺,似乎也會少一份同情心,熱忱的面孔變得冷淡。不,事實不是這樣,在這里活躍著一支年輕,富有朝氣的,在自己的崗位上無私奉獻的護理隊伍。這就是我們腦外科的護士姐妹們,我們是一個團結拼搏,不畏艱難的集體。在科主任和護士長的帶領下。克服人員少,病人多,工作量大的情況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地工作,中午不休息連著上班到晚上六七點回家是常事,我們毫無怨言,因為我們的宗旨是要做就要做得最好。
每天從清晨開始,就會看到護士穿梭于病房:“大爺,早上好,今天由我負責,我是您的責任護士,我姓陳,阿姨晚上睡得怎樣,早飯吃了沒有,藥別忘了吃,我來幫您倒杯水。”對于剛入院的患者,主動介紹科室醫療常規情況和各級負責醫生,向患者解釋藥物治療的目的,告知疾病的注意要點,自我保健方法等。日常護理中不用床號代稱患者,而是尊敬地稱呼病人的姓名,或是阿姨,大爺,或根據職業稱呼。
作為護士不僅要有同情心和愛心,還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高度的責任心。記得有一次,黃海燕班上來了位外傷性蛛血的男病人,來的時候意識模糊伴有煩躁,雙瞳等大等圓3毫米,光反應靈敏,十五分鐘后病人病情出現了變化,雙瞳光反應消失,病人處于昏迷狀態,復查CT出血量增多,需立即進行血腫清除術,術后病人康復出院。這就是及時巡回,仔細觀察,用心工作的結果,同時也牢記了質量在我心中這幾個字,為病人的生命贏得了時間。大家都知道腦外科病人費用高,欠費多,既要保證病人治療又要不使病人欠費,就需要我們去和病人很好地溝通,交談,對于不理解的我們耐心解釋,想方設法為病人考慮,出主意,許多問題都被我們迎刃而解。
由于我們的共同努力,科室實現了零差錯,零糾紛,零投訴,還被評為“市青年文明號”“百日安全護理”達標科室。我們面對成績不驕傲,針對科室特點,我們還制定出了科室新舉措:急診手術病人三十分鐘內完成一切術前準備工作,為搶救病人贏得了寶貴時間。建立出院病人登記表,對出院的本地戶口病人每月隨訪一次,切實為病人解決實際問題,護士長還登門為出院病人更換胃管和導尿管,為病人送去溫暖減輕病痛。
原我們齊心協力,切實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把我們的科室,醫院做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