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護士節主題:護理引領之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來源:中國護士網 作者:www.qhzkw.net
導讀:近日,國際護士會(ICN)在其官網上發布了2017年國際護士節的主題“Nursing:A Voice to Lead :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護理:引領之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2008-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社區”、2011-2013年 “縮小差距”、2014-2016年的“護士:變革的力量”,國際護士會首次從關注自身行業的發展,逐步聚焦于護士在引領全球衛生系統的重要作用。此次不論是頂層思維的轉變還是活動的組織,都重新認識了護士在現代醫療體系中舉足輕重的作用。從病人角度來說,三份治療,七分護理;從全球來說,護士是應對當今全球老齡化,重塑公共衛生系統的重要力量。
2017年,國際護士會率先為護士發聲,希望護理領域人性化、可持續化發展,奠定了整個護理體系的發展基調。
我們國家在2008年由國務院公布實施的《護士條例》中,就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切實保障護士合法權益,2009年,衛生部又開展“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對護理系統軟件和硬件提出嚴要求、強質量的準則。
以在哈爾濱召開的“全國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工作例會”為標志,優質護理進入可持續推進的新階段。但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護理服務需求,護理人員資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護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護理系統裝備發展不平衡現象依然嚴峻。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馬曉偉很早就提出了護理專業、護理事業、護理產業三者的關系問題,為我們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發展可持續護理工作理清了思路。他表示,要通過建立科學合理多層次,立體化的護理服務體系,正確處理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
護理專業同護理教學息息相關,護理教學的源頭性、重要性不言而喻。護理事業重點在于國家、醫院、護士三者有序統籌,讓從業人員事業發展可持續。護理產業方面,在護理專業和護理事業良性發展的基礎上,深化發展護理周邊事業,形成閉環,發展的成果反過來助推護理系統的進一步完善,改善護理人員從業環境,嚴防護理產業發展一支獨大,顧此失彼。醫療裝備界隱形大鱷藥斗醫用柜就數據分析得出,當下護理產業發展空間巨大,護理領域對可持續發展呼聲強勁,對護理專業、護理事業、護理產業產生了極大關注,護理領域對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選擇做護士,我思考了三天,做好護士這件事,我嘗試了三年,打造護理事業,我可以投入一輩子”。
為護士們的情懷點贊!2017年,相信在國際護士會引領作用下,醫藥界和醫療裝備行業的不斷發聲下,護理領域發展將朝著更加人性化、產業化邁進。讓我們共同期待國際護士節的更多內容,一起見證護理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