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士節與南丁格爾獎 資料
來源: 作者:
“5·12”國際護士節是為了紀念近代醫務護理學創始人南丁格爾而設立的。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 (Florence Nightingale) 是英國護理學先驅、婦女護士職業創始人和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爾生于意大利佛羅倫薩一富裕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她曾在巴黎大學就讀。1850年,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到德國凱撒斯韋爾基督教女執士學校學習護理,并開始對英、法、德等國的護理工作進行考察研究,寫出不少護理學專著。1853年出任倫敦患病婦女護理會監督。1854年至1856年,英、法、土耳其聯軍與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交戰,由于沒有護士且醫療條件極差,英軍傷病員死亡率高達50%。在這種情況下,南丁格爾率領護理人員奔赴戰地醫院,通過健全醫院管理制度,提高護理質量,在短短數月內把傷員死亡率降至2.2%。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南丁格爾以其人道、慈善之心為交戰雙方的傷員服務,被戰地士兵稱為“提燈女神”。戰爭結束后,她被視為民族英雄。1857年,在她的努力下,英國皇家陸軍衛生委員會成立。同年,軍醫學校成立。 1860年,她用公眾捐助的南丁格爾基金在英國圣托馬斯醫院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南丁格爾護士學校,推動了西歐各國乃至世界各地護理工作和護士教育的發展。隨后,她又著手助產士及濟貧院護士的培訓工作。她的《醫院筆記》、《護理筆記》等主要著作成為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由于她的努力,護理學成為一門科學。她的辦學思想由英國傳到歐美及亞洲各國,南丁格爾被譽為近代護理專業的鼻祖。1901年,她因操勞過度,不幸雙目失明。1907年,為表彰南丁格爾在醫療工作中的卓越貢獻,英國國王授予她功績勛章,使她成為英國首位獲此殊榮的婦女。1910年南丁格爾逝世。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1912年,國際護士理事會將南丁格爾的誕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旨在激勵廣大護士繼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護理工作。最初稱“醫院日”,也稱“南丁格爾日”,在中國稱為“國際護士節”。在這天,大力宣傳護理工作,鼓勵護士們學習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護理界的一件盛事。
1912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決定,每兩年頒發一次南丁格爾獎章和獎狀,作為對各國護士的國際最高榮譽獎。1991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布達佩斯代表大會通過的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規則第二條規定,獎章可頒發給男女護士和男女志愿護理工作人員在平時或戰時做出如下突出成績者:“具有非凡的勇氣和獻身精神,致力于救護傷病員、殘疾人或戰爭災害的受害者;如有望獲得獎章的人在實際工作中犧牲,可以追授獎章。”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南丁格爾獎章是鍍銀的。正面有弗羅倫斯·南丁格爾肖像及“紀念弗羅倫斯·南丁格爾,1820至1910年”的字樣。反面周圈刻有“永志人道慈悲之真諦”,中間刻有獎章持有者的姓名和頒獎日期,由紅白相間的綬帶將獎章與中央飾有紅十字的榮譽牌連接在一起。同獎章一道頒發的還有一張羊皮紙印制的證書。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中國第一位獲得南丁格爾獎的是王琇瑛(上圖)。2003年,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已殉職)等10名中國護士獲得第39屆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2005年,我國5位護理工作者獲得第40屆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截至2005年7月,中國已有48名護理工作者榮獲南丁格爾獎。
截至2004年底,我國共有護士130.8萬名,占衛生技術人員的29.8%。
2004年國際護士節的主題是“護士與貧困者共同對抗貧窮”。 2005年護士節的主題定為“為了病人安全,抵制偽劣藥品”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 (Florence Nightingale) 是英國護理學先驅、婦女護士職業創始人和現代護理教育的奠基人。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爾生于意大利佛羅倫薩一富裕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她曾在巴黎大學就讀。1850年,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到德國凱撒斯韋爾基督教女執士學校學習護理,并開始對英、法、德等國的護理工作進行考察研究,寫出不少護理學專著。1853年出任倫敦患病婦女護理會監督。1854年至1856年,英、法、土耳其聯軍與沙皇俄國在克里米亞交戰,由于沒有護士且醫療條件極差,英軍傷病員死亡率高達50%。在這種情況下,南丁格爾率領護理人員奔赴戰地醫院,通過健全醫院管理制度,提高護理質量,在短短數月內把傷員死亡率降至2.2%。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南丁格爾以其人道、慈善之心為交戰雙方的傷員服務,被戰地士兵稱為“提燈女神”。戰爭結束后,她被視為民族英雄。1857年,在她的努力下,英國皇家陸軍衛生委員會成立。同年,軍醫學校成立。 1860年,她用公眾捐助的南丁格爾基金在英國圣托馬斯醫院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南丁格爾護士學校,推動了西歐各國乃至世界各地護理工作和護士教育的發展。隨后,她又著手助產士及濟貧院護士的培訓工作。她的《醫院筆記》、《護理筆記》等主要著作成為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由于她的努力,護理學成為一門科學。她的辦學思想由英國傳到歐美及亞洲各國,南丁格爾被譽為近代護理專業的鼻祖。1901年,她因操勞過度,不幸雙目失明。1907年,為表彰南丁格爾在醫療工作中的卓越貢獻,英國國王授予她功績勛章,使她成為英國首位獲此殊榮的婦女。1910年南丁格爾逝世。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1912年,國際護士理事會將南丁格爾的誕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旨在激勵廣大護士繼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護理工作。最初稱“醫院日”,也稱“南丁格爾日”,在中國稱為“國際護士節”。在這天,大力宣傳護理工作,鼓勵護士們學習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護理界的一件盛事。
1912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決定,每兩年頒發一次南丁格爾獎章和獎狀,作為對各國護士的國際最高榮譽獎。1991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布達佩斯代表大會通過的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規則第二條規定,獎章可頒發給男女護士和男女志愿護理工作人員在平時或戰時做出如下突出成績者:“具有非凡的勇氣和獻身精神,致力于救護傷病員、殘疾人或戰爭災害的受害者;如有望獲得獎章的人在實際工作中犧牲,可以追授獎章。”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南丁格爾獎章是鍍銀的。正面有弗羅倫斯·南丁格爾肖像及“紀念弗羅倫斯·南丁格爾,1820至1910年”的字樣。反面周圈刻有“永志人道慈悲之真諦”,中間刻有獎章持有者的姓名和頒獎日期,由紅白相間的綬帶將獎章與中央飾有紅十字的榮譽牌連接在一起。同獎章一道頒發的還有一張羊皮紙印制的證書。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中國第一位獲得南丁格爾獎的是王琇瑛(上圖)。2003年,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已殉職)等10名中國護士獲得第39屆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2005年,我國5位護理工作者獲得第40屆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截至2005年7月,中國已有48名護理工作者榮獲南丁格爾獎。
截至2004年底,我國共有護士130.8萬名,占衛生技術人員的29.8%。
2004年國際護士節的主題是“護士與貧困者共同對抗貧窮”。 2005年護士節的主題定為“為了病人安全,抵制偽劣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