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士節與南丁格爾獎三
南丁格爾獎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為表彰在護理事業中做出卓越貢獻人員的最高榮譽獎。英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在1854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首創了護理工作先河。她將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以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為傷兵服務,成為精神,1907年國際紅十字組織在第八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設立南丁格爾獎,1912年在華盛頓舉行的第9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首次頒發。 該獎每2年頒發一次,每次最多50名。
1991年,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布達佩斯代表大會通過的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規則第二條規定,獎章可頒發給男女護士和男女志愿護理工作人員在平時或戰時做出如下突出成績者:“具有非凡的勇氣和獻身精神,致力于救護傷病員、殘疾人或戰爭災害的受害者;如有望獲得獎章的人在實際工作中犧牲,可以追授獎章。”
南丁格爾獎章是鍍銀的。正面有弗羅倫斯·南丁格爾肖像及“紀念弗羅倫斯·南丁格爾,1820至1910年”的字樣。反面周圈刻有“永志人道慈悲之真諦”,中間刻有獎章持有者的姓名和頒獎日期,由紅白相間的綬帶將獎章與中央飾有紅十字的榮譽牌連接在一起。同獎章一道頒發的還有一張羊皮紙印制的證書。
【中國獲南丁格爾獎情況及名單】>>
中國紅十字會從1983年第29屆國際紅十字大會起向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推薦南丁格爾獎人選。截至2007年,共有48人獲得了這個國際護理界的最高獎。最多的一屆為2003年,有10人一起獲獎。
中國第一位獲得南丁格爾獎的是王琇瑛。
2003年,從事護理工作30年、時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副院長的巴桑鄧珠獲得第39屆南丁格爾獎章,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南丁格爾獎的男護士、第一個獲得南丁格爾獎的藏族醫務工作者。 巴桑鄧珠:中國唯一榮獲“南丁格爾獎”的男護士
2003年,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 (已殉職)等10名中國護士獲得第39屆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 2005年,我國5位護理工作者獲得第40屆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 。2007年,我國5位護理工作者獲得第41屆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 。2009年10月,我國6位護理工作者獲得第42屆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獎章。截至2009年10月,中國已有54名護理工作者榮獲南丁格爾獎。
截至2009年年底,我國31個省(區、市)的注冊護士已超過200萬人,護士總數比2004年增加70萬,是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